冻干外泌体诱导胶原化和抗衰老:皮肤紫外线损伤是皮肤老化过程中紫外线损伤的累积,是内源性衰老与紫外线辐射相互作用的结果,具有组织解体、碎裂和胶原束分散等特征。基质金属蛋白酶 (MMP) 可特异性降解几乎所有细胞外基质 (ECM) 成分,并在皮肤光老化中发挥重要作用。光老化会逐渐损害人真皮成纤维细胞 (HDF) 的功能,后者会在真皮中产生胶原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。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(iPSCs-Exo) 可以增加光老化 HDFs 中 I 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,降低 SA-β-Gal、MMP-1/3 的表达水平,恢复衰老 HDFs 中 I 型胶原蛋白的表达。外泌体通过冷冻干燥技术,在低温低压下移除水分,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粉末,在长期储存中保持其生物活性和结构完整性。
外泌体冻干时的关键要点:1. 要制备高纯度、高浓度的外泌体溶液;2.选择冻干保护剂时通常使用1%-5% (w/v) 的海藻糖溶解在PBS或无酶水中。优化配方需要通过实验确定3. 预冻终点温度必须低于样品的共晶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,确保冻结。通常需要维持在-40°C以下数小时。4.外泌体品温度与搁板温度接近,且冷凝器捕获的水分不再显著增加时,表明一次干燥基本完成;5.外泌体的冻干后的制品的残留水分是关键指标,一般需要控制在1%-3%之间。水分过高会影响稳定性,过低可能导致过度干燥而失活;6. 密封后的冻干粉应在-20°C或-80°C的干燥、避光环境中长期保存。
具有成熟的外泌体冻干工艺技术,可提供上下游的外泌体冻干技术,包括提供外泌体冻干保护剂筛选,冻干工艺优化,冻干放大生产。